发布时间:2025-04-04 01:06:37 来源:一线报道网 作者:紫雨
【风起堂原创 | 不编不传,有源有据,分享商界创业传奇,解读大佬管理智慧。】参考资料:田涛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访谈录》、《理念·制度·人》,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余胜海著《商业思想家任正非》等。01任正非感谢员工:是你们养活了我!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所长、华为公司顾问田涛教授,在一次陪同华为老板任正非和员工座谈时,有员工提议“和老板合个影”,任正非欣然应允,员工说“谢谢老板”,不料任正非却说:“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养活了我。”我们见惯了很多企业老板出行前呼后拥、下属排队相迎、接待精心筹划,临了再“来我们合个影吧”,然后一众下属员工排排队合影留念,其实下属员工们可能内心可能在想:“你怎么不早点走?”这种老板或领导,对员工是一种施舍心态,觉得我给你们工作发工资,是我养活了你们,偶尔来表示一下关心,员工们理当感恩戴德、工作更加奋勇当先了(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少发钱、少分钱的基础上)。这种企业里,领导视察、和下属座谈等送温暖活动可能会很多,但分钱发奖金很少,当然,员工心里也明白。但是,在华为,任正非却十分清醒,感谢员工“是你们养活了我”!任正非的感谢,并非形式,因为任正非是先分钱,再分权,还分名!想要员工艰苦奋斗,先要“以奋斗者为本”,不让雷锋吃亏,这是华为对员工的利益承诺、道德承诺。田涛教授将华为的 “以奋斗者为本”理念称之为伦理观,认为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一种组织伦理。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应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伦理约束,这是底线。企业,作为工作人、社会人的聚集地,当然也有各种制度文化、规则约束,但很少有人将企业文化用伦理标准来衡量。当然,当今绝大多数企业组织,可能并没有将组织伦理作为价值观底线。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说,有些老板自己住着大别墅,开着数百万的豪车,但是一到说要给员工涨工资、给员工分钱的时候,就说自己在亏损,这是把员工当傻子,这样的老板不是企业家,是吸血鬼。诚然,这样的企业,早就忘记了伦理底线。所幸,还有华为,胖东来,娃哈哈。02任正非:只要我不要钱、少要钱,世界就是我们的华为创业早期,任正非和另5位旧股东因为理念不合而分手,后续通过回购股份成为绝对大股东时,任正非就不断将自己的股份稀释给一批又一批的华为追随者,自己仅保持1.1%的股份,并在近年再次降低,直至如今的0.65%。在任正非持股比例不断降低的过程中,虽然他自己不在意,但有高管就曾为他抱不平。有高管就曾建议任正非:“老板你应该将股权比重提高到10%-15%,这样就有了法理层面的实际控制权,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累了,成天花很多心思搞平衡。”但这样的建议被任正非果断拒绝:“你以为你愿意,其他人都愿意?假设我要替自己着想,我当然应该支持股东拿多一点,因为我是最大股东;但是你们也不傻,你们还会去拉车吗?”任正非在和田涛教授的沟通中表示:我当初这么做就没想过要走回头路,我们要的是理想,是胜利,不是利益。“只要我不要钱、少要钱,世界就是我们的;如果我要钱、多要钱,世界就缩到我家了。”任正非说。“人最大的自私是无私”,这就是任正非。为奋斗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这就是华为的组织伦理。华为年轻员工说,加入华为,准备好吃苦,准备好麻袋装钱;华为是能让你30岁前年入百万的公司。03于东来:干了这么多年,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分权和分钱另一个把组织伦理作为企业价值观底线的,是胖东来。胖东来,河南一家做超市起家的公司,如今成了国内零售业中“华为”般的存在,只可仰望。就在国内实体零售一片哀嚎举步维艰的时候,于东来却说, “去年本来计划挣2000万,结果却挣了1.4个亿。”在胖东来,员工最低收入每月7000多元,多数店铺的员工月薪更是普遍高于8000元。而且,这样的收入亮点在于,在胖东来,即使是一名保洁,也能达到月薪7000;并且,这还是到手的净收入,是扣除社保之后的!胖东来的 “大哥”于东来,经常这样说:“干了这么多年,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分权和分钱。”“企业发展,对人的关心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什么胖东来员工的执行力好?是因为他想要100块钱,公司给他了150块钱,所以他心里面非常满足。”“企业老板不能老把什么东西都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你失去了尊重,失去了友善,失去了爱,你还谈什么信任美好?”“我们的员工致富了吗?怎样打造一个快乐团队?怎样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这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1999年,胖东来年底一算账赚了1700万,于东来就直接拿出其中的1000万分给员工。2002年开始,于东来把胖东来每年挣的钱都要分掉80%,自己只留下20%;再后来是越分越多……现在,胖东来每年把经营利润的95%分掉,其中一半分给普通员工,一半分给管理层。“我们员工培养成才了吗?致富了吗?”这是于东来经常考虑的问题。04宗庆后:年轻人的收入低了一点,应该给他们增加收入坚守组织伦理底线的,还有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宗庆后深知年轻人背负住房、教育、医疗成本的压力,“现在的年轻人是吃光用光、还要贷款消费。年轻人的收入低了一点,应该给他们增加收入”。所以,宗庆后总说,要给员工加工资,要让年轻人有房住。事实上,宗庆后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员工分房建房,并长期致力于为娃哈哈的员工解决住房问题。据悉,娃哈哈集团通过自购、自建等措施,多年来坚持给员工提供福利分房。在杭州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杭州高房价区块,周边二手房均价超十万元),娃哈哈投资9.42亿元,为员工建了1300多套两室一厅公寓。宗庆后曾表示,一辈子在还房贷,员工不会心情舒畅地工作。在娃哈哈,宗庆后连续30多年请员工吃年夜饭,年年发红包。最近几年,娃哈哈更是年年发6亿元年终奖。2023年8月,因为业绩增长,宗庆后又向全体员工发放了总金额超千万的额外奖励。宗庆后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员工收入人均11万,现在每年给员工加工资,不光给员工加工资,也给大家解决住房问题,有车有房有存款,而且可以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宗庆后明确反对让员工加班“996”,认为不应该将员工绑在老板的战车上;坚持企业不上市不融资不被资本绑架,坚持只做主业不赚快钱不搞房地产。所以,在娃哈哈员工们的心里,老板宗庆后就是在为他们打工。05“华为们”的底线,大多企业的天花板本质山来说,宗庆后创立的娃哈哈,于东来的胖东来,和任正非创建的华为,都属于坚守组织伦理的一类企业,是值得尊重的企业,也是很多人学不会的企业。有记者提问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徐直军不假思索地回答:任老板分钱分得好。知名财经作家王育琨认为,虽然有很多国内企业都在学华为、学稻盛哲学,跟员工谈道德、讲奉献、搞奋斗,但其本质大多还是要员工多干活少拿钱。但华为的组织伦理和奋斗伦理是,“奋斗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激发员工多挣钱,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理直气壮地让员工多追求发展机会,“猛将多起于州郡”,“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给员工多发奖、给荣誉,“骑大马戴红花”,“遍地英雄下夕烟”!所以华为人是, “跟随任总,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自己。老板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多数华为人都觉得在华为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奋斗。”坚守组织伦理,是“华为们”的底线,但却是另一些企业的天花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